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8/1/3 16:47:27
工程機械是與國家政策和基礎建設密切相關的行業,上周我們簡要回顧了2017年國家出臺的與工程機械相關的政策法規,在此小編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法規雖然是2017年推出,但將會影響到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我們已經邁入了2018年,那么,在新的一年里,會有哪些因素影響到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呢?
一、環保
環保,毫無疑問是影響2018年工程機械發展的頭等要素。2017年8月,環保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經過秋冬綜合治理,從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北京市PM2.5平均深度要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20%;天津市PM2.5平均濃度同樣要下降25%,重污染天數同樣要下降20%;保定市PM2.5平均濃度要同比下降22%,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20%;廊坊市PM2.5平均濃度要同比下降18%,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可以預見的是,2018年國家對環保的要求會更高,各項環保督察會更加嚴厲,環保型產品將更加受到市場的歡迎。
環保將成為影響工程機械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務院已明確規定各地方收取的環境保護稅收入全部歸地方所有,這對提升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將會產生積極影響。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
發展實體經濟成為十九大報告中重點強調的內容
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著力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是工程機械行業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工程機械行業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發展速度,而是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與進步。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也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一帶一路
據海關總署數據整理,2017年1至10月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194.14億美元,同比增長17.7%。其中進口金額33.06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出口金額16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7.6%,貿易順差128.02億美元,同比增加18.92億美元。
“一帶一路”成為2018年工程機械的另一增長極
2017年世界經濟保持較為明顯的復蘇態勢,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均高于 2016年水平,其中美國、歐元區經濟平穩增長,亞洲新興經濟體保持快速增長,俄語區、拉美等經濟體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中東北非受政治因素影響經濟增速下降。“一帶一路”倡議有效推動了工程機械海外出口,隨著全球工程機械市場回暖,美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上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海外布局逐步深化,未來海外市場增長預期較好。“一帶一路”仍是工程機械的主要增長點,2018年海外出口預計增長10%以上。
四、更新換代
2018年工程機械將迎來產品更新換代的高峰期
工程機械國四排放標準將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期間進入實施階段。國四排放實施時間的確定必將迎來國三產品的大量更新換代潮。以挖掘機為例,工程機械產品的使用周期一般為八年左右,上一個高峰期為2009-2011年間,目前正值產品的更新換代高峰期,盡管2017年以來替換需求占比已經大幅上升,成為工程機械主要的需求來源。由于工程機械行業將于2018-2020年間迎來存量設備的替換高峰期,雖然下游投資增速放緩,設備總保有量的增速回落,但考慮到存量設備替換處于高峰期,2018年工程機械的高銷量有望持續。
五、智能化
工程機械行業的智能化制造水平正處于穩步提升階段
智能化已經成為近年來反復提到的一個詞,日前深圳市無人駕駛公交車率先開跑的消息,再次將智能化與無人駕駛推向風口浪尖。在工程機械行業,無人駕駛技術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兒,許多企業均已掌握了這門技術。智能化是與“中國制造2025”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實現工程機械智能化不僅可以大大提升中國制造的整體水平,而且可以降低勞動強度和運營成本,幫助客戶更好地提升贏利能力。當前,我們缺乏的并不是智能化的技術,而是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及相應的成果。只有加大智能化的宣傳,并使其成果更多地惠及基層用戶,才能更好地推動智能化的普及。
六、PPP
國資委192號文件對規范PPP項目運營將會起到積極作用
2017年11月17日,國資委正式發布192號文件《關于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明確提出對PPP項目要進行總額控制,不得不計成本回報盲目上馬項目;在通過財政承受能力的項目中,優先選擇發改、財政入庫項目。控制規模投資不允許超過上年凈資產的50%,資產負債率高于85%或近2年連續虧損的子企業不得單獨投資PPP項目、央企PPP負債需要有地方政府運營收益保證無保障項目可能面臨退出或重新設計,不得只融資、不建設運營等等。
這個通知對PPP來講,央企是主要的社會資本方,現在央企投資PPP的趨勢會收緊,對PPP總體來講,有助于PPP的規范,對于民營資本來說,機會更多了。對于未來PPP,會是一個由量到質的變化,有利于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
有行業人士預測,2018年工程機械行業將保持10%-30%左右的增速,高增長態勢有望持續,這其中產品更替換代、“一帶一路”仍是其強勁增長點。工程機械行業屬于強周期性行業,從長期來看容易受到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2018年,我國房地產投資或將繼續回落,基建投資增速或將放緩,宏觀需求指標邊際減弱,但經過2017年的高速增長,工程機械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產品更新換代帶來的強大市場需求,2018年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