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8/8/2 15:13:47
今年上半年,在基建投資回落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創下了19年來的新低。不過,下半年,隨著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的加大,基建和固投增速都有望回升。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會議提出,要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業成本。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上半年基建投資的增速下降明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7.3%,增速比1-5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分析,上半年我國基建投資增速下滑一大原因是控制過多負債。例如,國家在近期大幅提高軌道交通建設門檻,這是一個重要的標志。軌道交通門檻的大幅提高,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地方負債過多,而軌道交通本身則是難以盈利的項目。他認為,當前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結構性問題,像一些人口稠密的發達地區,需求量大,基建的密度仍有加大的需要。
不過,下半年,隨著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加快,基建乃至固投的增速都有望明顯回升。此前7月23日,國務院**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后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的措施。
會議認為,激發社會活力,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促進就業的重要舉措。要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其后的7月26日,中央領導考察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川藏鐵路拉林段施工現場。川藏鐵路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總投資2700億元,目前已具備全線開工條件。*說,川藏鐵路不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國人民的心愿,其投資建設將會帶動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是我們早已看準、遲早要建的有效投資項目。我國目前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要加快補齊這個短板,通過擴大有效投資,加快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逐步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關鍵在于力度有多大。從目前來看,接下來補短板主要是針對在建的項目,是一種托底和緩沖,而不是要起到更多往上沖的作用。“補短板的話‘拾遺補缺’可以,但搞再多的話杠桿又要上去了。”
“要有效區別工具與任務在時間上的匹配。”魯政委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用來“買”時間的,但這個時間不能太長,短期的話,一兩個季度的緩沖可以接受,更長時間的話還得寄希望于民間投資的增長。
7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要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外商再投資鼓勵政策,加快已簽約外資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