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8/9/27 15:14:29
今年上半年,在防風險、去杠桿的大背景下,信用持續收縮,基建投資增速回落明顯。雖然對于依靠基建投資穩定經濟增長的詬病一直存在,且連年高增長的基建投資對經濟的帶動效應已成遞減趨勢,但持續回落的數據也引發了市場對基建承壓及對經濟穩增長帶來不利影響的擔憂。
直到近期,多地特高壓、軌道交通等項目審批重新開閘,一大批基建項目密集開工建設,配套政策也步入密集出臺期。消息稱,穩投資還將持續加碼,有望迎來新一輪政策支持,包括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準入門檻、推動出臺政府投資條例、推廣投資項目承諾制試點等。
下半年多地出臺基建投資措施
基建作為常用的對沖經濟增速下行的調節手段,其動向備受關注。今年以來,國內資金面持續承壓,外部環境“穩中有變”,市場對經濟下行的擔憂強烈。證券市場周刊給出了相關數據:截至上半年,新口徑(不含電力熱力和水)基建投資增速下滑至7.3%,按照老口徑包含電熱力和水擬合出的投資增速已經下滑至3.3%,而2017年基建投資增速還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然而在過去五年,基建投資年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失速的基建投資拖累了整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聯訊證券表示,導致基建投資增速快速下滑的原因比較復雜,總體來看,這是“緊信用”和“嚴監管”政策綜合作用下的結果,具體梳理發現,有四方面的原因——PPP清理、資管新規、地方債發行和信用市場波動。
進入下半年,各地開始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
7月份,廣東省發改委印發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重大項目2018年投資計劃》的通知。計劃中的補短板項目分成了已納入與未納入2018年省重點項目計劃部分兩個部分,共涉及9大類18個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9萬億元。九大項目類別中,交通網絡工程成為廣東省補短板重大項目2018年投資計劃中的重點,由高速公路工程、軌道交通工程、港航工程、普通公路工程四部分組成,項目總投資額達1.37萬億元,其中納入省重點項目計劃部分的項目總有1.3萬億元。
青海省政府7月份下達2018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重點建設項目責任目標,2018年安排重點項目共計190項,主要涉及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城鎮基礎設施、產業優化升級、生態建設及民生改善等方面,項目總投資8535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800億元。
江蘇省發改委也發布了《關于下達補短板重大項目2018年投資計劃的通知》,200個補短板重大項目,要求確保年度投資3600億元以上。對比此前江蘇省發布的2018年重大項目規劃中的240個項目,增長主要集中在鐵路、公路、港口與航道、水利、機場、城市(際)交通等交通基建類項目。
7月31日,政治局會議布局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等。此后,各地基建繼續發力。
8月23日,江西省政府在南昌召開全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調度推進會,動員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搶抓當前中央穩增長、補短板、強弱項的重大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迅速掀起新一輪抓基礎設施、擴有效投資的熱潮。
9月10日召開的重慶市政府第24次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高鐵建設力度,加快打通出渝高鐵大通道;安徽省日前召開了重點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會,要求強力推進合新高鐵等重點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9月17日上午,在簡陽市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四川航空基地工程現場,四川省屬國有企業2018年三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計劃總投資33億元,主要集中于通航、能源以及旅游業等重點發展領域。據了解,今年四川省國資系統“項目年”共計118個項目,其中省重點項目58個,計劃總投資額782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額1085億元,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資649.33億元。
據上證報記者粗略統計,最近半個多月,已有四川、浙江、甘肅、山東、貴州、天津、湖南、河南、黑龍江、廣東、福建、山西、青島等14省市陸續推出面向民間投資推介重點領域項目清單,總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
其中,四川、甘肅、貴州和青島等地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涉及投資均超過千億元。浙江、山東、湖南、山西等地投資規模都在數百億元。
從各地披露的信息來看,地方推介的項目多集中在基礎設施領域,涉及鐵路、公路、機場、生態環保、城鎮基礎設施等方面。
有分析人士表示,國務院多次強調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省份推出面向民間投資的項目清單,且有部分已推出項目清單的省份還會陸續推出第二批、第三批項目。
多部委發力專項債發行提速
在地方政府紛紛上馬基建補短板的同時,各部委也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近期一些信號顯示,隨著財政政策轉向和一批項目的推進,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回穩。
財政部8月發文,要求加快近萬億專項債券的發行進度,各地至9月底累計完成新增專項債券發行比例原則上不得低于80%,剩余的發行額度應當主要放在10月份發行。市場普遍認為這是下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將進一步加快的信號。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表示,從財政政策看,前7個月我國僅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5000多億元,8至12月份將發行約8000億元,這些資金會優先保障在建項目。同時財政支出進度加快,有助于緩解基建等投資資金緊張狀況。
華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李超指出,未來專項債的加快發行將為地方基建籌集資金,目前專項債主要分為土儲債、公路債和棚改債,這3個領域將是基建發力的重要方向。而從上半年地方債券發行情況來看,基建投資增速可能觸底反彈,全年維持13%-15%的增長。
銀保監會日前下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要求銀行保險業支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要求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加大對資本金到位、運作規范的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的信貸投放。
9月3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將在今明兩年核準9個重點輸變電線路,其中7條線路為特高壓工程,總輸電能力5700萬千瓦,這是特高壓時隔一年多以后重啟審批。
與特高壓有著類似情形的還有軌道交通。暫停一年后,國家發改委上月重啟了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審批。總投資787.32億元的長春市第三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總投資約950億元的蘇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8年-2023年),先后于近期獲得審批。目前,合肥、西安、武漢、成都、太原等城市新一輪的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已經上報待批。其他城市也加快了地鐵規劃編制、報批和建設的步伐。
另外,民航局將于9月27日在京召開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推介會,向社會推介北京新機場配套工程、呼和浩特新機場建設等項目,以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在此之前,民航局已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了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清單,預計總投資規模達1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