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9/2/17 15:21:11
“互聯網+”猶如一聲春雷破空而出,開啟了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閘門。特別是對于傳統的工程機械企業來說,在行業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下,擁抱“互聯網+”、發展電子商務無疑是幫助企業破局新常態的一個重要選擇。
“互聯網+”的本質是什么
“互聯網+”的形態:以互聯網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在經濟、社會、生活等環節中擴散、應用的過程。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傳統業務的在線化、數據化、服務化,從客戶的角度去思考。
在“互聯網+”讓信息化回歸“信息為核心”的本質。互聯網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看到的信息處理成本最低的基礎設施。它天然具有全球、開放、平等、透明等特性,使得信息、數據在工業社會主義被壓抑的巨大潛力爆發出來,轉化成巨大生產力,成為社會形態發展的新源泉。
傳統方式多是由供到銷、推動生產,其主要特點就是由內而外,先企業、后客戶,而互聯網方式則是由需到供、逆向拉動;其主要特點就是由外而內,而非先企業、后客戶。所以說,互聯網+傳統行業,絕不是兩者簡單的相加,需要利用新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從而盤活產業活力。企業不僅需要關注技術,更要關注“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如何盈利,如何通過信息、企業資源和技術的創新組合,來構建獨特的客戶體驗,并獲取創新成果。
“互聯網+工程機械”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模式,要么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要么是把別人做過的事情換一種別人想不到的方式去干。
“互聯網+工程機械“的發展方向
1.互聯網+虛擬現場
解決在線體驗、強化客戶感知,提供設備操作技能培訓,虛擬與現實互聯解決無人駕駛作業問題,降低勞動強度。
2.互聯網+產品智能化
產品故障自動恢復能力,一旦設備發生故障后,設備本身或外協具有故障判斷和恢復能力,延長設備健康時長。
解決施工現場的精細化、協同化作業問題,實現高效率和高質量的施工標準,并且節能降耗,保障效益的最大化。
3.互聯網+定制化能力打造
隨著互聯網+的推廣和應用,工業標準化和流程化設計和制造能力提升,將朝著個性化產品定制方向邁進。
4.互聯網+后市場空間拓展
基于大量的設備保有量,將會支持設備售后施工、維保、維修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務,拓展后市場利潤
5.互聯網+打造以客戶為中心
以生產廠、供應商、代理商參與的全新的商務模式,打破工程機械企業內部資源和分工模式,形成與客戶一體化的大市場格局支撐能力。
6.互聯網+打造二手設備交易平臺
盤活二手設備交易,完善設備再制造增值市場。
“互聯網+“上的探索和嘗試
“21世紀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會成為互聯網企業”,在這些預言推波助瀾之下,電子商務成為很多企業轉型升級的標準配置。調查顯示,約92%的消費者都曾有過網購經歷,網絡購物這種消費模式已經趨于大眾化。電子商務正在逐步成為拉動消費的主力軍。
按照傳統渠道工程機械的營銷、服務模式:制造商-經銷商、辦事處、代理商-營銷、服務人員-客戶。
“互聯網+工程機械”能飛起來嗎?
中間流通環節太多,且對流通環節的管控失效,降低了工廠的利潤,不能及時獲取客戶的訴求,容易導致客戶的滿意度下降;沒有充分重視產品運行大數據、客戶大數據,服務手段陳舊,不規范、不具備痕跡數據的保存能力。
以電子商務平臺為抓手,以整機廠為中心,將供應商、代理商,直至客戶,全部貫穿在一起,平臺與內部系統作數據打通,整機廠直接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構建一個統一、共享的、數字化的電子商務生態圈。
“互聯網+工程機械”已然以“閃電俠”的姿態闖入人們視野,未來,誰具備隨需而制、隨需而至的能力,誰將最終搶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