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9/5/21 9:37:11
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技術創新,不斷提升高端產品研發能力。數據也顯示,2019年一季度,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經濟運行開局良好,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近日公布的數據,今年1-3月,行業重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近三成,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2.1%,應收賬款、產品庫存等指標都繼續向好。9種主要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4.4%。其中,汽車起重機銷量同比增長70.6%,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24.5%,出口量同比增長均超過三成。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整個行業的運行狀態看,能夠保持大幅度增長,我們判斷主要原因:一是靠內需拉動,特別是幾年來,國家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政策在繼續作用,利好于我們工程機械行業。特別是新的基礎設施補短板的政策,拉動了工程機械行業增長。還有環保排放新規出臺,促進了二手工程機械的加快更新,目前存量市場被新機械替換周期已經到來,也增加了工程機械的市場需求。再有就是‘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促進了工程機械產品的出口。”
與此同時,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高端產品研發應用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比如,中國最大噸位的700噸液壓挖掘機在徐工集團下線,使中國成為繼德、日、美之后,第四個具備700噸級以上液壓挖掘機研制生產能力的國家。中鐵裝備等單位聯合研制的直徑15.8米國內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春風號”在鄭州下線,中國的隧道挖掘機械的研發水平顯著提升。
中鐵裝備設計研究總院泥水盾構所所長賀開偉介紹說:“目前世界范圍內來看,(掘進設備直徑)最大的可能有17米,我國自主研發的‘春風號’是15.8米,我們可能處于在前幾位。從行業技術來說,這臺設備有比較重要的兩個典型技術在行業內是領先的,對高壓力、大埋深的穿山越海項目適應性更強。因為以前(直徑)14米以上設備多半是國外進口,‘春風號’研制成功,相當于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
此外,中國工程機械制造與數字化、智能化、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加快智能制造建設步伐,有效推動了工程機械產品制造模式轉型升級。比如,徐工集團發布全新工業互聯網品牌“漢云”,三一集團持續投資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樹根互聯”,中聯重科發布云谷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有效增強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預測,今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繼續保持向好發展勢頭。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表示,對于2019年全年的展望,我們剛剛開完了行業年會,大家一致認為,在國家穩增長等政策的推動下,內需和‘一帶一路’沿線的出口也都會有所增加。我們預計全行業銷售收入全年可以增長10%以上,企業的利潤總額也會保持穩定增長,研發制造和盈利能力將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