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9/11/19 16:05:24
近兩年工程機械銷量大增的原因,更多是來自行業內部機器的更新換代,并且這一趨勢正逐年大幅上升。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是因為受國家環保政策持續趨嚴影響,2016年4月起國家對工程機械的節能及排放標準制定的更為嚴格,非道路移動機械柴油機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執行到了第三階段,淘汰不符合要求的非道路機械勢在必行。
自2018年以后的未來一段時間內,工程機械市場將受嚴格的環保政策利好,更新量依舊會增加。
隨著工程機械行業的穩步發展,再制造逐漸成為行業成熟的標簽之一。
再制造就是追求低碳、環保、綠色制造,被視為未來產業升級替代的發展方向。有資料顯示,工程機械再制造產品比新產品的制造節能60%,平均有55%的部件都可以被再利用,制造過程中可以節省80%以上的能源消耗。
基建工程開工回暖帶動需求,環保要求提升加速更新釋放。
國存量工程機械設備使用年限較長,且大部分為國二產品,一方面到了自然更新的年限,另一方面排放超標問題較為突出,在環保政策趨嚴的情況下將加速高排放工程機械存量設備淘汰并刺激新機銷售,并且會間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進而提高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進一步優化。
二、競爭格局
1、集中度提高
中國挖掘機市場集中度經歷了從高度集中到逐漸分散到再集中的過程。2012年是市場集中度最低的一年,CR3=29%,CR5=43%。2017年CR3=44%,CR5=59%,行業前五為三一重工(22.26%)、卡特彼勒(13.17%)、徐挖(9.02%)、斗山(7.63%)、小松(6.83%)。2018年,CR3達到47%,CR5達到62%,行業前五為三一重工(23.07%)、卡特彼勒(13.01%)、徐挖(11.51%)、斗山(7.96%)、小松(5.03%)。
2、國產品牌份額提升
國內建筑工程機械與設備租賃行業發展較晚,但投資規模一直逐步增大。
2017年的投資規模已達到201.91億元,是十年前的16.22倍。表明近年來工程機械與設備租賃行業一直發展良好,哪怕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仍然保持了相當的投資規模。
中國建筑機械設備租賃行業發展仍處于相對初級階段,國際成熟市場經驗來看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當前中國建筑機械設備租賃消費額占整個工程機械市場需求的比例還不足10%,而海外發達國家則達到80%以上,日本的建筑工程機械租賃率達到了53%。國內房地產發展以及對于基礎設施建設政策的傾斜,也會造成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產生巨大的潛力。
2016-2018年行業大挖銷量占比由11.5%提升至14.4%,中挖銷量由21.4%提升至25.1%,而小挖機占比有所下降,中大挖銷量占比的提升表明大型基建和礦山開采需求占比不斷提升,2019年基建投資和礦山開采仍將為挖機需求提供強勁動力。
從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額結構看,基建、地產、礦山占比分別為27.4%、22.1%和1.5%。2019年1-2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6.1%,較18年提升0.2pct,其中基建、地產和礦山開采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2.5%、10.6%和41.4%,較18年分別提升0.7pct、2.3pct和37.3pct。
挖機和起重機的應用場景重合度非常高。2018年挖機和汽車起重機銷量分別為18.4萬臺和3.2萬臺,挖機銷量超過歷史高點。
三、發展趨勢
目前,工程機械產業的再制造已經成為其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它不僅為客戶提供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佳方式,也有效支持了國家提倡的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的號召,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2020年起將加速“國三”標準以下設備報廢清退;起重機與挖機不同,屬于道路移動機械,環保政策更為嚴格,設備報廢清退執行更為徹底,目前可銷售設備為“國五”及以上,但存量設備有一半左右為“國四”及以下標準,2019年7月開始推行“國六”,判斷“國三”、“國四”清退也為“國六”設備銷售騰挪空間。
預測,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將提升至10%左右,地產投資增速略降至7%左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加強宏觀逆周期調節”表述和投資回收期縮短提振客戶購機信心,預計保有量增速將繼續回升。
隨著近幾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峻,勞動力短缺,人力成本顯著上升,智能化已成為大勢所趨,工程機械也不例外。
如今,各行各業都在謀求產業的轉型升級,尤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下,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了工程機械企業發展的主要路徑。通過機器人替代、軟件信息化、柔性化生產等方式,企業可實現上下游信息透明、協作設計與生產,大大提升了生產服務的質量與效率。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持續推進,未來工程機械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將是未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重點,而智能化的普及更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