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9/11/26 10:45:40
2013-2019年是國內高空作業平臺高速發展的5年,年均產銷量增長在30-40%,行業銷量及市場保有量每年呈倍增態勢,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好高空作業平臺行業,開始大量進入高空作業平臺市場。
每年均有新入行租賃商加入,整個租賃行業中,前幾年加入高空作業平臺租賃的從業者占行業總從業人數的半數以上,1000臺以上的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商仍屬于行業金字塔頂端,占比不超過總量的10%,保有量一兩百臺的租賃商占絕對多數。近年加入的租賃商大多從工程機械、叉車經銷商、租賃商轉型,將高空作業平臺作為其服務項目的補充與衍生。
從產品類別看,目前高空作業平臺租賃以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為主,近年高附加值的臂式高空作業平臺開始逐漸被廣大租賃商和用戶接受,但總量無法與規模龐大的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相比。
從品牌選擇角度,國內市場常見的高空作業平臺品牌有JLG、吉尼、skyjack、歐力勝、鼎力、星邦、中聯重科、臨工等眾多品牌,而且絕大多數租賃商表示:選擇合作伙伴時,品牌知名度成為其重要的選擇依據之一。
從用戶角度看,高空作業平臺可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但中國高空作業市場興起較晚,目前依然集中應用在建筑,機場、航天、高鐵、商場等領域。
首先,隨著中國政府堅定信心堅持向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昂首邁進,各行各業將越來越標準化、規范化運作,其中高空作業安全規范的健全,將助推高空作業平臺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其次,中聯重科、柳工等工程機械巨頭的加入,勢必為租賃商在產品品牌、質量、服務等方面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和話語權,眾多高空作業平臺制造商為獲得更多市場競爭優勢,必然會針對各細分領域制造更多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高空作業產品,也為租賃商開拓新用戶提供有力支撐。
眾多業者、資本的加入,勢必迅速將藍海“染紅”,利潤下降,價格競爭日漸激烈,是每個租賃商必須正視的問題。在業務拓展方面,鑒于國內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高空從業單位與人員安全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以及部分領域對高空作業平臺安全、便捷的優勢認識明顯不足,依然需要高空作業平臺廠商、租賃商投入大量精力進行產品推廣和市場培育。
此外,由于大量租賃商屬于新入行,加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屬于重資產運營,客戶回款、逾期情況容易出現問題,租賃商往往會遇到資金受限,遭遇發展瓶頸的問題。我國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增加,更多生產商及租賃商將進入此行業,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租賃商伙伴應根據自身資金實力及市場開發能力,理性購買設備,避免盲目擴張規模,注重各細分領域的拓展,挖掘更多高利潤、低風險的優質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