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20/5/22 16:11:38
5月18日,世界領先的工程機械信息提供商——英國KHL集團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Yellow Table 2019),榜單顯示,今年上榜的50家公司總體的銷售總額為2,027億美元,較之上一年增長了10%。這也是有史以來Yellow Table首次總銷售額突破2000億美元。其中,上榜的9家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市場份額占比為17.7%,銷售收入幾乎達到360億美金。
01、全球TOP10:中國十進三
卡特彼勒保持著其榜首的位置,銷售額為328億美金,占全球份額的16.2%。
小松仍然是千年老二的位置,公司保持著其穩定的非激越式的增長,占全球份額的11.5%。
約翰迪爾雖然保住了第三的位置,但穩定性堪憂,與排名第四的徐工拉開差距不大。
徐工以其111億美金銷售收入由去年的第六位躍居第四位,與第三位的約翰迪爾市場份額均為5.5.%。
三一咬緊排名不放松,由去年的第七位提升至今年的第五位,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4%。
沃爾沃的排名由第五滑落到第六,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6%。
日立建機下降3名,跌到第七位,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4%。
利勃海爾排名沒有變化,穩居第八位,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2%。
斗山排名較去年無變化,位列第九,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3%。
中聯重科突破性沖入榜單前十,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1%。
自此,中國工程機械前五占兩位,前十占三位,前十排名中的表現一時無雙。
02、中國上榜企業各類數據對比
排名變化
與去年相比,今年上榜的企業仍然是:徐工、三一、中聯、柳工、龍工、山推、山河智能、雷沃和廈工這九家,但他們的排名變化情況卻很有意思,徐工、三一、中聯、柳工四家排名提升,龍工、山推、山河智能和廈工四家排名下降,雷沃一家不升不降。
徐工:由2019年的第6名,前進2位,位居第4,同時蟬聯中資企業第一。
三一:由2019年的第7名,前進2位,位居第5。
中聯重科:由2019年的第13名,前進3位,位居第10。
柳工:由2019年的第21名,前進2位,位居第19。
以上為排名提升的四家中國企業。
龍工:由2019年的第24名,下降4位,位居第28。
山推:由2019年的第31名,下降3位,位居第34。
山河智能:由2019年的第34名,下降1位,位居第35。
雷沃:排名固定在41位,與去年沒有變化。
廈工:由2019年的第46名,下降2位,位居第48。
在2019年的榜單上,只有廈工一家中國企業的排名是下降的。而在今年榜單上,四家企業排名上升,四家企業排名下降。這種情況只能有兩種原因:一是這幾家企業在退步,二是企業有進步,但進步速度不如其他企業。
市場份額變化
在市場份額方面,中國企業的整體份額由去年的16%增長至今年的17.7%。然而具體到每家企業,我們可以看到,僅有徐工、三一、中聯三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在逐步提升。
徐工:由2019年的4.8%提升至5.5%。
三一:由2019年的4.6%提升至5.4%。
中聯重科:由2019年的2.3%提升至3.1%。
以上為市場份額提升的三家中國企業。
柳工:由2019年的1.5%下降至1.4%。
龍工:由2019年的1.1%下降至0.9%。
山推:由2019年的0.7%下降至0.5%。
山河智能:由2019年的0.5%下降至0.4%。
雷沃:市場份額為0.3%,與去年沒有變化。
廈工:由2019年的0.2%下降至0.1%。
其實,排名也好,市場份額也好,都是一種相對的比較。而各個企業的銷售額才是與自己的對比。通過觀察與去年的銷售額變化情況,我們才能知道企業今年究竟是否有所增長。
銷售額變化
今年上榜的50家公司總體的銷售總額為2,027億美金,其中,中國公司的銷售收入幾乎達到360億美金,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上榜的9家中國企業中,徐工、三一、中聯的銷售額有大幅度提升,柳工、山河智能、雷沃有小幅度提升,龍工、山推、廈工有不同程度下滑。
徐工的全球銷售額為11162百萬美元,同比去年上漲了25.4%。
三一的全球銷售額為10956百萬美元,同比去年上漲了29.9%。
中聯重科的全球銷售額為6270百萬美元,同比去年上漲了45.1%。
柳工的全球銷售額為2820百萬美元,同比去年上漲了2.0%。
龍工的全球銷售額為1812百萬美元,同比去年下降了6.7%。
山推的全球銷售額為927百萬美元,同比去年下降了27.1%。
山河智能的全球銷售額為905百萬美元,同比去年上漲了3.5%。
雷沃的全球銷售額為678百萬美元,同比去年上漲了12.8%。
廈工的全球銷售額為288百萬美元,同比去年下降了37.3%。
通過排名、市場份額和銷售額三項數據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徐工、三一、中聯三家企業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升;而其他企業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短板,值得一提的是,雷沃似乎有一種穩穩的幸福,排名不變,市場份額不變,銷售額有所提升。
工程機械企業何其多,能夠上榜前50的企業已經可以稱之為行業翹楚。而在這50家企業之中,馬太效應也在侵蝕著他們。每家企業都必須意識到,身處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巨變的行業,不進步就是一種退步,甚至進步得比別人慢也是一種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