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21/1/7 14:24:59
時光飛逝,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快速增長的趨勢中迎來了嶄新的2021年。回顧過去,大部分企業都用“極不平凡”來形容2020年;展望未來,大家也都設想著2021年會有新的機遇與變革。在此辭舊迎新之際,行業內眾多企業紛紛向外界發布新年致辭,回顧過去,暢想將來。
下面,請跟著小編的梳理,了解下這些企業在2020年取得的成就以及2021年的規劃與展望!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回顧2020年,協會及其各分支機構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和會員單位的支持下,團結一致,扎實工作,在積極投入新冠疫情防控、推動行業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編制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承接和完成好有關政策研究、推進非道路機械國四排放標準實施、組織協調籌辦北京BICES和辦好上海 bauma China等國內外工程機械展覽會、加快經濟技術咨詢服務平臺建設、開展行業職業能力水平培訓和抓好行業宣傳等各項工作中均取得了成績,得到了廣大會員單位的肯定。
2021年,工程機械行業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也會面臨新的市場挑戰,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增強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行業發展各項工作。我們要努力把黨中央的部署特別是實現“六穩”、做到“六保”的要求落到實處。我們要堅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新的一年,協會還將按照新一屆理事會的工作部署,積極做好工程機械行業管理、發布和組織實施好行業“十四五”規劃、加強行業運行分析與監測、及時提出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政策建議等各項工作,也將根據會員單位需求不斷推出新的服務內容和舉措。同時,要著力辦好第十六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BICES 2021),為各參展單位和廣大用戶的技術進步、品牌宣傳和市場交流提供高品質的會展平臺和周到的服務。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代理商工作委員會
2020年,代理商工作委員會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引領性活動,除了年度中國工程機械營銷&后市場大會、代理商精英熱點論壇、會員走訪及市場調研之外,我們還在疫情的特殊時期開啟了一系列線上公益培訓課程,為工程機械企業在疫情期間,針對市場覆蓋和客戶觸達等棘手難題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受到行業同仁的一致贊譽。
展望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政策驅動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仍將保持高位運營。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和代理商升級服務的雙重挑戰下,也將代理商工作委員會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2021年,我們代理商工作委員會將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吸納更多的工程機械代理商企業加入代理商工作委員會;第二、將聯動各地商會,通過與各地工程機械商會的深度合作,豐富和延展代理商群體在中國工程機械流通市場全價值鏈領域和價值創新;第三、我們將繼續以重大年度會議構筑行業交流平臺,匯聚代理商與行業精英,讓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制造商和服務商群體的信息流、商機流和人脈流交匯共融,互通有無,加強合作;第四、將持續開展區域市場一線情況的調查與研究,為會員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決策依據,以推動代理商企業的健康發展和營造良性的區域市場生態環境 ;第五、將持續推動行業人力資源體系的完善,為代理商群體的后市場與技術轉型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
中聯重科
2020年,中聯重科牢牢把住高質量穩健發展的主線,取得有史以來最好的經營業績和經營質量。加速打造先進制造的增長極與增長點,厚植產業土壤。優勢產業加速倍增,新興產業加速壯大,戰略產業加速賦能,關鍵零部件產業加速突破。朝著科技創新的無人區、高寒區進軍,中聯人用極致的思維打造極致的產品。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級,中聯人加速推動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的深刻變革。全面落實“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的理念,同步打造全球領先的燈塔工廠和黑燈產線,“面向未來、引領三十年”的中聯智慧產業城,正一步步由藍圖變為現實。“看得見的智慧”與“看不見的智慧”有機融合,裝備制造被重新定義、闡發、轉化,煥發出勃勃生機,綻放出時代光芒。中聯人用互聯網思維打造先進制造的未來企業,從市場端對端到管理端對端,從制造端對端到海外業務端對端,互聯網思維正全面融入企業運營的全鏈條、貫穿企業管理的全流程、激活企業發展的全要素,加速推動企業向科技中聯、數字中聯、智慧中聯轉型。2020年,更用責任和擔當踐行中聯人的大愛和初心。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聯重科將朝著“三高四新”的偉大戰略目標踏上新的征程,在高質量發展和智慧新城的建設中書寫新的篇章。加快中聯智慧產業城的建設,打造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智能制造先進、智慧管理領先、質量效益可持續的燈塔工廠群,托舉起千億級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強化裝備制造與新興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全業務模塊、全產業鏈條的智能升級,建構產業之核、創新之核,搶占未來競爭的戰略性制高點。積極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和全球資源配置,帶動企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
小編有話說:如果說中聯之前的重點在“智能化4.0”,那么2021年以及之后的重點則在其產業布局上面,像是以智慧產業城、燈塔工廠群為核心的產業集群。
徐工集團
2020年,徐工聚焦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從“三有一可”到“三高一可”:高質量不僅要產品技術,更要經營質量;高效率不僅要管理有序,更要穿透價值鏈;高效益不僅要銷售規模,更要盈利能力;可持續不僅要競爭話語權,更要基業長青!2020年,徐工點燃科技創新發展新引擎,從2017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排行榜第七位,到2020年的全球第四,徐工發展蹄疾步穩。2020年,徐工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舉措,加強開放與合作。
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徐工已制定出清晰的“作戰路線圖”。在新發展格局指引下,要科學研判全球疫情影響和國際市場變化,堅決以全面的國際化主戰略布局為轉型強大抓手,要在“大循環”“雙循環”中進一步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搶抓國家“兩新一重”及川藏線、雄安新區建設等重點項目機遇,全面做實做優做強做大國內市場第一優勢。努力實現“珠峰登頂三步走”戰略的后兩步:2025年進入全球行業前三強,2035年登頂世界工程機械“珠穆朗瑪峰”。
小編有話說:暫且不談2035,今年已經位列行業第四的徐工在2025年進入全球前三(目前前三:卡特彼勒、小松、約翰迪爾)的目標還是可以搏一搏的。
三一
2020年恰逢三一集團成立第31周年。多年艱苦創業的三一人,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考面前,承受住了巨大壓力,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最終取得了2020年令人矚目的經營業績:年銷售額突破1300億、總市值突破2900億,拿下了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兩塊“世界金牌”,三一產品在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做到市場第一。
三一的數字化、智能化戰略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經營質量與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家“燈塔工廠”建成并達產,新型的智能化、無人化產品陸續上市,三一重卡駛入“自主動力”時代,智能研究總院掛牌成立……數字化驅動下的生產制造、研發設計、質量控制、供應管理、營銷服務、財務金融、人力資源,成為三一新時期創新發展的堅實動力。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并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的重要時刻。今年同時也將是三一決勝數字化、國際化轉型的攻堅期和進入“世界500強”的窗口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兩大曠世機遇的交匯,為包括三一在內的所有企業創造了絕佳的發展環境。
小編有話說:2020年著實為三一帶來不少收獲,銷量、市值、股價一升再升。值此行業快速發展之時,曾作為中國首富的梁穩根提出三一要進入世界500強的目標并不是遙不可及。
柳工集團
2020年,柳工各項經營指標逆勢增長,柳工集團營業收入突破260億,同比增長16%,創下歷史新紀錄。國內工程機械整機銷量增長40%以上,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等核心產品市場地位大幅提升,裝載機產銷累計突破45萬臺,挖掘機月產突破4500臺。海外業務銷量優于行業25個百分點,產品累計銷售到1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經歷漫長探索,柳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邁出堅實一步,七家高質量戰略投資者成功引入,1274名骨干員工參與持股,主業資產和管理模式有序整合,國企高管市場化和職業化率先實施,構建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國企優勢+市場化機制+戰略伙伴協同”的國企改革發展新模式,為建設世界柳工偉業賦予了新的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
2021年,柳工將創新變革貫穿于企業發展全過程,以開放的胸懷擁抱混合所有制改革帶來的新模式、新機制、新優勢和新挑戰,堅定不移實施“全面國際化、全面解決方案、全面智能化”戰略,強化工程機械和預應力技術的全球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重點發展礦山機械、農業機械、后市場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在智能化、新能源、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研發,以“十四五”戰略開局之年的優秀業績向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獻上產業報國之禮。
小編有話說:2020年柳工的一大重要事項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徐工的混改也是持續了好幾年,那么柳工能否順利完成混改呢,還是比較期待的~
山河智能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河,高度肯定了我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創業精神和積極主動的創新精神,給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一年,我們搬遷到了新的總部大樓,“山河家園”的理念更加凸顯;這一年,疫情面前,山河人眾志成城;這一年我們推行管理變革,突破瓶頸,管理更上新臺階……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山河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營收圓滿達成預期目標,尤其是工程裝備板塊實現了大幅增長,挖機銷量連續6個月實現了同比增長90%以上的優異成績。
站在新年的起點,展望山河發展新未來,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通過持續深化管理變革,狠抓績效考核,強化創新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成就一批細分領域行業龍頭,朝著三年兩百億、五年再翻番、挺進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20強的目標奮力前行,力攀行業世界高地。
小編有話說:習主席的到訪讓山河智能備受鼓舞,其挺進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20強的目標十分讓人看好,但是行業景氣能否持續到3-5年之后,三年兩百億、五年再翻番的目標又能否達成?
鐵建重工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2020年,鐵建重工創卓越戰績。國產最大盾構機“京華號”以16.07米超大直徑,為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貢獻“鐵建重工力量”;國產首批全工序高原型鉆爆法隧道施工裝備亮劍高寒雪域,鑄就穿越世界屋脊的英雄史詩;國產首臺四臂鑿巖臺車在上海正式發布,閃耀寶馬展,榮登業界“網紅”榜;智能化快速掘錨成套裝備“智勝”茫茫煤海,為建設智能礦山按下“加速鍵”;海外市場乘風破浪,逐鹿歐亞十字要塞,進擊阿拉伯海西海灣,掘勝南美大陸,首秀中東,馳騁歐洲戰場,刷新掘進最優記錄,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仗!
新的一年,雄關漫道,重任如磐,眾志成城。鐵建將在黨中央、國務院、國資委、中國鐵建決策部署下,全力推進“資本、產業、科技”深度融合,持續打造新產業新市場新業態,落實落細“兩型三化九力”戰略,為“十四五”布新局、開新篇!
小編有話說:鐵建寫在新年賀詞中的發展規劃并不明顯,這里就解釋一下專有名詞吧。“兩型三化九力”戰略是鐵建重工2017年提出的發展戰略,即創新型、服務型,數字化、專業化、全球化,市場開拓與快速反應能力,全方位與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敢為人先的自主創新能力、機制+的牽引、推動與約束能力,企業管理及其創新能力、高效的資源配置、集成與管理能力,數字化+的轉型升級能力、黨建+的動能轉化能力、執行力+與培訓力+。
星邦智能
2020年,星邦智能國內市場實現大幅增長,國際市場逆勢增長,海外本地化布局有了重大進展,公司整體經營指標實現大幅增長,星邦智能繼續昂首挺胸,走在行業前列。這一年,星邦不斷推陳出新,在陸續推出重載直臂系列、混動曲臂、藍牌車載、綠色動力越野剪叉等新產品,為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貢獻最優最全解決方案。
這一年,星邦于上海寶馬展推出了行業首個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和客戶賦能計劃——V+價值計劃,包括提供專業可靠的產品設計、二手設備無憂處置、設備保值計劃、客戶賦能計劃及星邦家人權益計劃,致力為高機租賃商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助力高機行業健康發展。
這一年來,公司加快產能向精益化和高質量生產邁進、有序啟動和推進二期智能工廠建設、通過全面啟動SAP信息化系統加速企業信息化,通過數字化轉型優化管理和業務流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蓄力一紀十二載,行遠自邇再登高,星邦智能“小藍”形象象征星邦始終追尋藍海,將不斷以專業、匠心、品質和創新服務為海內外客戶創造價值,為中國高機行業創造世界級品牌而努力。
小編有話說:雖然高空作業平臺領域尚屬藍海,但其最大的下游租賃領域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星邦作為國內高空作業平臺企業的佼佼者,為租賃商提供解決方案,抓住大客戶的心,對于之后的發展十分有利。
玉柴
2020年,玉柴集團全年銷售收入超額完成預算目標,創造了歷史最好的經營業績,給“十三五”規劃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為踏上玉柴國際化新征程開了一個好局。
2021年,我們要在保持戰略定力中把握戰略主動。在集團公司層面,圍繞國際化目標,做強做優三大主業,積極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向上拓展高附加值關鍵零部件業務,橫向做專做精發動機主業并加快拓展新能源動力及系統,向下推進服務型制造為整車企業提供整體動力方案、拓展汽車后市場、加快發展高技術含量和環保型的整車,構建新的規模與效益并重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在玉柴股份層面,我們要按照新的中長期發展戰略,全面提升玉柴的綜合競爭力,為玉柴股份2025年突破80萬臺銷售規模、實現國內行業第一的目標開好局、打好基礎。
小編有話說:目前我國提供動力系統的企業相較國外還是稍有差距,無論玉柴集團延伸上下游產業鏈,還是山東重工集團的一些動作,我們的發動機企業都在從體量上進行追趕。
縱觀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大企業對于未來早已有著清晰且長遠的戰略布局,包括發展方向、在市值、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排名、全球企業排名要取得的成果等等。也可以預見,未來的行業競爭一定會更加激烈。
文章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