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21/6/17 11:02:08
工程機械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行業?周期性可能是很多人的回答!甚至有人鑒于工程機械近十年的起伏變化,將其定位為“強周期性”行業。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工程機械是周期性的行業,經過近五年的快速增長,它的頂點在哪?“周期性”真是困擾工程機械的“魔咒”么?強周期的定位站得住腳么?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5月銷售各類挖掘機27220臺,同比下降14.3%;其中國內22070臺,同比下降25.2%。
5月挖機銷售同比下降,不免讓人擔心工程機械本輪周期上漲是否已經到達頂點。
對此,業界雖未直接言明“頂點”何時到來,但各方聲音皆比較樂觀,對5月份挖機銷量下降的原因探究大致可分為三種:
與鋼鐵價格大漲導致挖掘機價格上漲有關;與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有關;與今年一季度開工較早需求提前釋放有關系。
的確,5月挖掘機下降的前綴是“同比”,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國工程項目整體開工延后,進而導致了工程機械全行業銷售熱季延后,甚至出現“淡季不淡”的現象。
當然,業內預計,未來隨著鋼鐵價格的逐步穩定,壓制的訂單有望釋放,6月份挖掘機銷量有望小幅回升。
不過,總體還將處于回落趨勢。
國內工程機械是與工程建設深度綁定在一起的行業。也正為此,才有了“周期性”調整的大環境。
不過,這一輪周期與上一輪相比,有很大不同!
日前,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對外表示,挖掘機市場將進一步增長的主要因素體現在:長周期的深度調整不太可能,而國際化的加速也將進一步撫平周期性帶來的短期影響。
向文波解釋,市場雖然會有一些波動,但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是穩定的,因此會出現增速的下降甚至可能的負增長,但像上一輪的長周期以致工程機械行業的市場規模僅剩1/3的可能性不會再現,上一輪周期恰好處于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換擋期”。
換句話說,市場對工程機械“強周期性”的定位應該被破除。
中信建投此前分析,“縱觀日本工程機械以及全球龍頭工程機械企業發展史,可以發現小松和卡特彼勒在發展早期,因國內基建高度相關而具有一定周期性,但是隨著海外市場的開拓,人力替代的加速,以及企業的競爭力增強,其周期性會被熨平,更加表現出成長性的特征。”
而目前的中國工程機械,也正經歷著周期性成長帶來的起伏變化。不過,外海布局的加速以及智能化升級正助力中國龍頭工程機械企業率先換道超車。
從協會數據可以看到,今年前5個月,我國共銷售挖掘機200733臺,同比增長37.7%;其中出口23998臺,同比增長106%。業界認為,這反映出全球經濟整體處于復蘇狀態。
有分析指出,一方面,疫情后各國都不同程度面臨對基礎設施的改造和服務功能升級的迫切需求;
另一方面,無論是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還是非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都需要通過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來穩定和拉動經濟增長。
這些都導致了國際市場對挖掘機需求的增長。
向文波直言,在國際化方面,三一集團希望經過三五年的努力在海外再造一個三一重工,具體目標是在2024-2025年實現100億美元的銷售額。其中,挖掘機的銷量大約為300億元人民幣。
此前,三一集團的重點主要集中在非洲、東南亞、南美等地,下一步的重點將會延伸至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甚至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從發展中國家向歐美發達國家開拓。
這樣來看,周期性并非簡單被定義為工程機械的“魔咒”。上世紀90年代,工程機械行業里最大的企業的銷售規模也就幾個億,但現今天這個行業已經出現了幾百億、上千億元銷售收入的企業,可見,這個行業整體是向上的。
換句話說,中國工程機械經過一輪一輪的深度調整,正一步步實現產品質量、售后服務高質量提升。
文章來源:工程機械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