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22/4/15 11:27:16
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行業仿佛進入了“水逆期”,市場表現持續低迷,截止到今年3月,國內銷量呈現同比12連跌的局勢。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行業統計數據,2022年1—3月納入統計的26家主機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77,175臺,同比下降39.2%。其中,國內市場銷量51,886臺,同比下降54.3%;出口銷量25,289臺,同比增長88.6%。
2022年3月,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37,085臺,同比下降53.1%。其中,國內市場銷量26,556臺,同比下降63.6%;出口銷量10,529臺,同比增長73.5%。
當前,我國工程機械面臨著多重周期因素影響,導致挖機銷量持續下跌。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行業迎來超前基建投資、各省基建投資規劃部署等諸多利好政策,但3月挖機銷量仍延續低迷態勢。
國內銷量同比12連跌,回落擴大
從挖機單月環比來看,2021年4月開始,挖機國內銷量增速持續為負值,至2022年3月,挖掘機國內銷量同比降幅達63.6%,連續12個月同比負增長,其降幅環比2月進一步擴大。
分析挖機國內銷量連續下降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去年3月挖掘機(79035臺)打破歷史單月銷售紀錄,故在高基數下,同比增幅自然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受疫情反復的影響,導致基建投資進度有所延期,工程機械的提振需求具呈現滯后性。
產銷量VS作業量,呈剪刀式變化
雖然挖機國內市場銷量出現下滑,但是作業量卻呈現上升趨勢。據最新的挖掘機指數報告顯示,3月全國挖掘機、汽車起重機平均作業量較前兩月穩步提高,意味著大批重點項目集中動工,其中,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投資建設力度正在持續加大,傳遞出投資發力穩增長的積極信號。
此外,作業量上升還與“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存在關聯。“以貴州為例,貴州計劃全年大數據領域投資達到170億元。目前,二期建設規劃及土建前期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新項目的開工需求還在不斷釋放。
雖然中央提出“適度超前”,但是提振需求具有滯后性。目前的施工工作量陸續增多,機工產品價格穩定,但由于基建剛剛啟動,短期內反應不大。相反,由于鼓勵客戶在去年底集中采購,導致今年一季度需求反而變少。
市場低溫,規范價格轉移壓力
從企業的市場策略調整來看,也折射出行業弱周期所帶來的市場環境變化和風險挑戰。
作為挖機領域的絕對老大哥,三一于近日發布了《關于SY55、SY60終端限價的通知》:自4月1日起,全面執行小挖最低限價制度,工廠后續將會發布其他機型的終端限價標準。
究其原因,除了市場激烈競爭下的博弈外,也是以規范底價為抓手,來轉移成本上漲的壓力,進而保證良性的經營利潤。
國際化、電動化,成市場增量抓手
工程機械行業的周期之痛,也倒逼著企業打開熨平周期的“戰略工具箱”,正不斷向電動化、國際化尋求增量。
回顧國產品牌出口發展情況,海外市場無疑成為開拓市場增長空間的新賽道,出口銷量也取得了可喜成績。
2022年3月挖機出口銷量10529臺,同比增長73.5%。1-3月,挖掘機累計出口25289臺,同比增長88.6%。自2018年至今,挖機出口已經連續50多個月正增長,且出口量逐年遞增,近兩年更是呈現翻番增長。
目前,電動化已成為了能源轉型的主流趨勢。隨著雙碳一攬子政策逐步落地。以及“三電”技術愈加成熟,國內眾多企業相繼加碼電動化布局,電動產品實現批量交付。
未來,工程機械電動化將是一個待滲透的萬億級市場,從當前我國電動設備滲透率不足10%,到2025年到達爆發點,再到2035年滲透率或將達到30%。
雖然目前行業處于周期下行階段,工程機械企業在國內發展略顯疲軟,但電動化及出口市場需求在不斷增長,企業或許可以從出口及技術更新方面深耕發展以彌補國內市場的空缺。
眼下,如何從容打破周期魔咒,將拷問所有工程機械企業的智慧和膽魄。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