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23/3/24 9:43:23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分別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開幕。兩會期間,多位兩會代表委員踴躍建言,對機械行業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今年兩會機械行業主要聚焦哪些方面?在機械行業的建言獻策中,打造國家高端裝備創新基地、工程機械電動化、工程機械和農機補貼、農機數據化、農機裝備技術攻關等成為高頻詞。詳細內容如下:
全國人大代表,鐵建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
重大技術裝備受應用環境、工程周期等因素影響,取證時機受限。若無法第一時間取證,則有效的侵權證據極易滅失。目前,雖然部分地區已開始應用電子證據區塊鏈存證技術,無需公證人員親自現場取證,但還未廣泛推廣應用,也沒有實現區域互認。國家應出臺包括重大技術裝備在內的不同行業的專利侵權取證指引,指導取證主體規范地取證固證,全面提高主動取證固證的意識和能力。搭建具有司法公信力的電子公證平臺,大力支持和推廣知識產權電子證據區塊鏈存證方式,同時統一各地法院、行政機關對于電子證據的認定標準。
全國人大代表,徐工總工程師單增海
在徐州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基礎上,支持徐州創建國家高端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創新中心,以國家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研發一批國際領先、引領行業發展的主機及核心零部件產品,推動徐州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成為極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助力我國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工業總工程師,中鐵裝備副總經理、首席專家王杜娟
大力發展潔凈綠色工程機械,推動建設施工領域節能減排;對工程機械電動化產品實行三年補貼政策;明確老舊工程機械退出管理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拖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繼國
為加快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要以“優機優補”為方向,增加200馬力及以上全自動變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拖拉機的分類分檔,提高補貼標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應用;對現有拖拉機生產企業工廠條件審核標準進行升級。推進全國農機數據中心建設,加大農機數據應用,并基于農機數據分析應用,進一步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國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
進一步支持轉制院所整合匯聚行業創新資源,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大資金支持,支持轉制院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寬松的創新環境,為轉制院所營造久久為功的創新生態。加強農機裝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農機裝備創新體系;優化農機補貼政策;發揮產業鏈鏈長作用,打造農機裝備“中國品牌”。
全國人大代表,國機重裝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曉軍
加快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等關于企業創新平臺的政策,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賦予企業建設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更多使命和責任,提升平臺的正向研發能力,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科研投入、組織科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支持打造高端裝備原創技術策源地,引領國家科技發展。
給予重組成功的企業類國家級科研平臺和大學類國家級科研平臺同樣穩定的財政支持,用于基礎條件與設施建設;給予企業建設的國家級科研平臺更多項目支持,鼓勵以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為代表的高能級創新平臺積極申報項目,讓企業建設的國家級科研平臺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給予企業建設的國家級科研平臺更多政策支持,出臺世界一流科研平臺培育政策,并實施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培育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實施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領軍企業技能根基工程重點支持計劃,包括重點支持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為平臺,發揮企業資源優勢,探索企業主導、院校協同、服務社會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新機制,加快建設國家重大技術裝備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重點支持國家重大技術裝備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更好服務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等。
文章來源:我的鋼鐵網
聲明:內容、圖片、字體等如涉及版權糾紛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司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