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5/4/10 14:43:22
經過“十五”、“十一五”以來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機械工業已完成由小到大“量”的積累,躋身世界機械制造大國之列。今后一段時期,中國機械工業產品質量發展還將面臨4大挑戰。
從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獲悉,盡管取得了這些成績,但受傳統粗放型發展方式的制約,當前中國機械工業產品質量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總體發展不平衡,產品質量差、檔次低,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二是,產業基礎差,創新能力不強。部分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弱;三是,企業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一些企業質量責任意識不強,管理不規范,質量信譽不高;四是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重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五是,基礎能力建設投入不足,監管機制不健全,質量公共服務與管理能力薄弱。
據悉,“十二五”以及未來一段時期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和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加速推進的重要階段,中國機械工業產品質量發展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和“轉變關鍵期”。
業內強調,今后一段時期中國機械工業產品質量發展也將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首先,中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不平衡、基礎相對薄弱、質量法制建設滯后依然是產品質量發展必須面對的基本國情。
其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搶奪市場機遇成為企業生產經營常態,大量新產品在未經充分試驗驗證的情況下倉促投放市場,造成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不斷聚集甚至集中爆發的趨勢性特征日益凸顯。
第三,新一代產品呈現集成化、智能化、復雜化特征,研發生產日趨全球化與網絡化,加之新技術、新材料與新工藝的大量應用,致使產品質量問題的誘發因素越來越多與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內在要求越來越高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最后,全社會對質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與基礎作用的認識仍然不高,制約中國工業產品質量提升的體制機制問題在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