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5/9/28 13:58:50
近幾年,我國工程機械租賃業得到了較快地發展,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比如,租賃類型少:主要是實物租賃,很少金融租賃;租賃量少,歐美發達國家的工程機械租賃率為80%,日本為53%,我國為10%;租賃企業規模小:美、加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有8400多家,美國的工程機械租賃公司中,有10%是上市公司。
我國資產在3000萬元以上的僅80多家,其余數百家多為固定資產在50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租賃店或個體租賃店;法治程度低:目前尚無完備的租賃法律法規;客戶范圍窄:僅限于施工企業;管理滯后和缺位:目前我國尚未明確哪個政府部門作為工程機械租賃業的主管部門等。但是,有差距就有發展空間?,F對我國工程機械租賃的發展思路,提出如下建議:
1、市場化
我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發展工程機械租賃業,必須走市場化的道路:(1)加強立法:健康和有序的工程機械租賃市場是法制市場,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快制定我國的租賃法和配套的法規。(2)明確租賃業的主管部門,以利進行宏觀管理。在日本,工程機械租賃業由國土資源省(原建設省)管理,建議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業由建設部管理。(3)支持和引導租賃業建立全國性的工程機械租賃協會,作為政府管理工程機械租賃業的助手和促進行業自律和發展的平臺。
2、多樣化
(1)除了繼續發展實物租賃外,建議相應發展金融租賃,國外經驗表明,金融租賃是僅次于銀行信貸的第二大融資方式,對技術含量高,資金占用大的工程機械或使用率85%以上的工程機械,采用金融租賃,比購買裝備和實物租賃,具有明顯的低成本優勢,因此,相應發展金融租賃,可以使我國工程機械租賃類型多樣化,并大力促進工程機械租賃業的發展。
(2)在租賃企業的類型上,也應多樣化。各種所有制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大、中、小型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各有所長,亦有所短,在其適合市場需求的條件下,都可以生存和發展,絕對的肯定或否定某一種經營類型是違反市場經濟機制的,往往事與愿違,適得其反。
3、多元化
(1)隨著工程機械技術的進步和非建設行業的機械化需求的增長,工程機械的用戶已由傳統的施工企業擴展到工業、農業、林業、交通、環保、市政、園林、旅游、賓館、廣告等20多個行業和部門。這為工程機械租賃業提供了新的用戶群,機械租賃企業應重視用戶多元化,在新用戶中拓展業務。在美國的工程機械租賃店內有剎草機、擦窗機、小型高空作業車等住宅維護工程機械供客戶租用。
(2)經營業務多元化:傳統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僅僅從事單一的租賃業務。在國外,很多工程機械租賃企業,還利用現有的經營資源(人員、場所、營銷網絡),兼營工程機械產品和配件銷售(或兼作代理商),這既可擴大營業額,又可為客戶提供多種服務,有利于主業(租賃)的發展。
4、信息化
國外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大力采用互聯網和微機管理等信息技術來開展租賃業務,利用信息技術搭建企業與客戶、制造商和租賃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平臺,快捷地組織中、小租賃企業開展聯合租賃(多家租賃公司聯合向需求量大的客戶提供租賃)。如日本在北海道的中、小型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建立了“租賃業互聯網”,采用信息技術使中、小型租賃企業形成合力,聯合租賃,增強了競爭力。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業,也應加快信息化的步伐。
5、提高企業素質
日本全國建設機械租賃協會提出,以“創立具有優秀經營和高技術體制的可信賴的租賃企業”作為行業目標。要求會員企業通過ISO9002質量認證和ISO14000環保認證,提高企業的素質。按照我國加入WTO的承諾,租賃業是開放的行業,目前美國的卡特。彼勒、約翰。迪爾等國際著名的工程機械公司,已在我國開展金融租賃和實物租賃業務,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必須大力提高企業素質,增強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6、提高服務水平
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所屬的租賃公司,近年來在服務上采取了新的舉措,開展全程式租賃(全包租賃),即按客戶提出的工程任務、時間要求、地域、價格。為客戶提供選機咨詢、設備優化配置、租賃、技術支持、施工資料整理等全包租賃服務,還可為客戶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租賃流動宿營車(汽車式旅館),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除了提高傳統項目的服務水平外,還應有創新意識,開創高質量的服務項目。以“優良的經營、卓越的技術、可靠的服務”參與市場競爭。
7、加強宣傳
在發達國家,租賃企業在電視、報紙、雜志等新聞媒體上都有廣告宣傳。在美國的電話薄上有卡特。彼勒公司的廣告“在今天,您馬上可以方便地在卡特彼勒公司各租賃店上租賃到適合您需要的機具?!倍覈淖赓U企業的宣傳力度還很不夠,這是今后必須大力加強的。
工程機械租賃業既是發展的亮點,也是市場競爭的熱點,在積極、穩妥地按照市場需求發展租賃業時,要防止盲目定位,租賃企業應根據市場的實際(近期和中期、遠期預測),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人力、技術、經濟條件),找準自己的競爭位置,制定適宜的經營策略,在政府宏觀指導和協會的協助下,才能實現持續發展。